张家口市桥西区总工会版权所有 | 返回首页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住建局 您现在的位置: 张家口市桥西区总工会 > 住建局 > 动态信息 > 正文
瓦匠王昆:专注20载为600年古堡续春秋
日期:2021/1/28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
阅读:997 次  字体: 】 【关闭窗口

        王昆自20岁起便开始与砖头瓦块打交道。今年4月,靠着这份沉淀多年的手艺,他成为了桥西区第三房管服务中心副主任,是几名维修工的头儿。由于所在团队主要肩负着张家口堡2700多户老房的日常维修与管理,人手相对吃紧,使得王昆即便来到新岗位,也很少能闲坐在办公室里,更多的是与同事钻进小街巷里,解决各种棘手的问题。经过了淬火锻造,如今的王昆已经成为了行里的佼佼者,但他却不敢懈怠,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。因为他知道,想要保持住眼前这处明清建筑群的原汁原味,他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。

        1甩掉思想包袱狠下苦功

  1997年,20岁的王昆退伍后被分配到桥西区房管局(现桥西区住建局)。父母都是房管局的职工,在一线工作久了,崇尚手艺的他们无意让儿子选择相对轻松的工种。家有良田千顷,不如薄技在身。做瓦匠虽然辛苦,却是行内人眼中的“香饽饽”。于是在父母的极力主张下,王昆成为了维修组的一员。想到整日要与砖瓦为伍,正值青春年华的他自然心有不甘,但怎奈不敢违拗父母,也只得先将就着。

  随后,王昆拜师赵宝利,开始了学徒生涯。因为家庭原因,耳濡目染间王昆对瓦工活儿并不陌生,但师父显然并没有让他急于上手的意思,而是先从最基础的做起,从和浆拉砖的小工干起,磨练心性。小工,又被称作壮工,一天工作下来王昆感到吃不消,回到家里腿像铸了铅似的,一步也不愿动。如此往复了几个月,他开始打起了退堂鼓。而就在王昆为前程彷徨时,众多高手参加的“大比武”如期举办,及时地给这个感觉入错行的小伙儿吃了颗定心丸。

  桥西区房管局共分为三个维修处,每隔两三年便会举办一次面向所有职工的技能竞赛。比赛地点通常会选在居民区里危房重建区域。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。已不是门外汉的王昆,此时作为观众感受到了与这些行内佼佼者的巨大差距。在砌墙比赛中,规定动作是砌15层红砖要保证高度在1米,也就意味着高为5厘米的红砖之间的砂浆必须控制在1厘米左右。需追求速度的同时,无不考验着场上师父们日积月累的拿捏劲儿。外号“桥西第一抹”的许树源也表演了他的拿手绝活。砌好墙后,往往室内墙体要涂上一层砂浆,来增强墙身的耐久性。经过多年的磨砺,许树源看似信手拈来地一抹,却是恰到好处,不仅涂层平整度好,而且还不散“落地灰”,既省料,效率又高。还有一些老前辈展现了单面挂线砌墙的真功夫。用红砖砌三七墙时,为保证墙体垂直平整,瓦匠一般需要双面挂线,还要用上水平仪。而这些经过多年磨砺的匠人只需自己的一双眼以及一条垂线,就能将墙砌得横平竖直。

  一场精彩的“大比武”过后,让王昆在钦佩之余,也彻底甩掉了思想上的包袱。于是,此后工作时他不再像霜打了的茄子,而是开始静下心来,专注于砖瓦之间,努力弥补业务上的欠缺。

  2经受考验结缘古建筑群

  师父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。王昆在干好小工的同时,还经常观察师父赵宝利做工,汲取经验。虽然他经过反复咂摸,已将瓦匠需掌握的要点熟烂于心,但盖房或老房维修毕竟关乎住户的居住安全,师父总是心有顾虑,因此调灰、备料之外的活儿始终没有让他触及。一次,练手心切的王昆趁师父去休息,拿着工具偷偷帮其干起了砌墙的活儿。师父回来后,王昆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,等待着一顿呵斥。可谁承想,赵宝利看了看墙上的“灰口”,点了点头,没说什么便继续忙碌起来。得到了师父的默许,王昆才开始了真正的学艺之旅。砌墙,看似是抹一铲砂浆,放一块红砖,这样动作的简单重复,但要在保证工期的基础上,做到砖层高度一致,勾缝平整,对于新手来说无疑是一项严峻的挑战。师父验收时也很严苛,返工甚至推倒重来成了家常便饭。那时精神紧张的王昆曾一度梦里都在砌砖。除了砌墙,瓦匠还需要掌握搭建房顶的本领。架檩条,钉椽子,铺“苇薄”,抹泥被,挂灰瓦……面对一项项难啃的技术,王昆学得虽很吃力,但心里却是异常充实的。经过几年的反复锤炼,技术日渐成熟的王昆终于端住了瓦匠这碗饭。

  2003年,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,公房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,桥西房管局遂对维修组进行了整合。随后,张家口堡一带拥有2700户的明清建筑群成为了王昆工作的重心。张家口堡里的老房年代最近的是上世纪70年代翻修的,更多的则有上百年的历史。王昆接手后的第一个活儿是维修锦泉兴2号院里一间东房受损的山墙。这面山墙由50厘米厚的土坯垒砌,而单坡房顶的设计使得山墙高达6米。用5根木桩对房屋主体做了支撑后,王昆和两名同事对山墙进行了拆除。而随后如何将这20多吨的土坯残块清运出去则成了棘手的问题。由于院内巷子狭窄且曲折,即便灵便的小推车也派不上用场。一番思量后,他们只能用竹筐一趟趟搬运,如此一干就是一个星期。此后,备料又是如此,红砖、水泥、沙土同样一筐筐搬运进去。随后砌山墙时又遇到困难,受房梁结构的限制,在屋内砌到一定高度后便无法继续,王昆和同事又不得不在旁屋的房顶上搭架子完成其余的部分。经过一个月的赶工,让身高1.75米、体重不足110斤的王昆显得更加消瘦。而通过这次与张家口堡的近距离接触,使他深切感受到了维修古建的难度。出于肩上的这份责任,也激发了他继续精进技艺的斗志。

  3成为600年古建筑群的守护者

  时光如白驹过隙。

  王昆始终醉心于砖瓦之间。2017年,由于工作突出,他成为了张家口堡区域的一名安全员。角色的转变,意味着担子更重了。小到墙皮脱落、门窗无法开关,大到房屋结构出现问题乃至危房改造,都是他的职责范围。雨季往往是这些老房的集中患病季。王昆最多时一天接到了100多个报修电话,忙起来时一天只能吃一顿饭。

  今年4月,王昆被提拔为桥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第三房管服务中心副主任。虽然成为了管理者,却并没有改变王昆的工作方式。他依然坚守一线,很少闲坐于办公室中。

  今年7月,马道底街一带由于地下管道跑水,相关部门挖开路面对其进行了维修。有着丰富经验的王昆却隐隐感到,回填土刚夯实,一旦下雨进水后会出现沉降,而且该区域地下因历史原因设有防空设施,很可能会对地面建筑造成影响。随后的几场大雨,王昆不敢有丝毫懈怠,密切关注着这些老房。20日午夜印证了他的猜想。在大雨中,当王昆和同事巡查到马道底街68号、69号院时,发现临街的7间南房地基出现下陷,于是他们立即通知住户撤离,并使用围网进行遮挡警示,以防路人踩空掉落。随后抽水、拆除受损墙体,一直忙到次日中午才排除了险情。为了修旧如旧,与周边老房样貌一致,王昆还与区文旅局进行了沟通,采用了仿古砖、小铜瓦修补,就连房顶的烟囱也做了镂空雕花造型。修补的多了,王昆越发能感受到老户们对于老房的感情,因此趁着这次大修,他还将其它潜在问题一并解决了。当住户们忧心忡忡地搬回来,看到老房整修一新时,都围拢过来,激动地拉着他的手,不知道说什么好。

  与张家口堡朝夕相处了17年,王昆已深谙与这些老房的相处之道。进入雨季后,北关街61号院、东城墙底2号等16个处于低洼处的院落是他的牵挂。冬季来临时,像鼓楼西街2号院、东城墙底12号院这样的2层木质小楼又成了他操心的重点。如今,43岁的王昆虽屡获嘉奖,但他却无暇在意这些。眼下,天气寒冷干燥,住户们使用火炉取暖,王昆和同事又像上了发条似的,穿梭于小街巷里,用心守护着这座对于张垣大地有着特殊意义的古堡……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王晶)

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  相关文章
    没有相关文章
    最新信息
    · 张家口有棵613岁古榆树,为保护“老寿星“人们没少费心思…… (12-21)
    · 乡村振兴桥西区加快推进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 铺就发展快车道 (12-21)
    · 桥西区积极推动老旧小区飞线治理 (12-21)
    · 桥西住建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 (12-21)
    · 桥西严查严管 防火护林 (12-21)
    · 桥西行道树涂白“穿新衣” 防虫抗寒温暖过冬 (12-21)
    · 下好备汛“先手棋” 打好防汛“主动仗” (12-21)
    · 口袋公园--在街角邂逅幸福 (12-21)
    · 张家口堡亮化工程 (12-21)
    · 优化营商环境区住建局上门指导解难题助企纾困出实招 (12-21)
    最新图文

    张家口有棵613岁古榆树,为保护“

    乡村振兴桥西区加快推进“四好农

    桥西区积极推动老旧小区飞线治理

    桥西严查严管 防火护林
    COPYRIGHT © 2008 - 住建局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